潔凈室各項指標的檢測方法、程序規則、判定標準及儀器選擇
- 分類:產品知識
- 作者:1
- 來源:利菲爾特
- 發布時間:2023-06-20
- 訪問量:0
潔凈室各項指標的檢測方法、程序規則、判定標準及儀器選擇
【概要描述】潔凈室各項指標的檢測方法、程序規則、判定標準潔凈室檢測主要分為:一、風量和風速的檢測二、靜壓差檢測三、潔凈度測定四、微生物粒子檢測五、安裝后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檢漏六、污染泄漏測試七、氣流流型試驗八、自凈
- 分類:產品知識
- 作者:1
- 來源:利菲爾特
- 發布時間:2023-06-20
- 訪問量:0
潔凈室各項指標的
檢測方法、程序規則、判定標準
潔凈室檢測主要分為:
一、風量和風速的檢測二、靜壓差檢測
三、潔凈度測定
四、微生物粒子檢測
五、安裝后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檢漏
六、污染泄漏測試
七、氣流流型試驗
八、自凈時間測定
九、溫度及相對濕度檢測
十、照度檢測
十一、噪聲檢測
十二、防靜電地面導靜電性能測定
一、風量和風速的檢測
風量和風速的檢測必須首先進行,凈化空調各項效果必須是在設計的風量和風速條件下獲得。
01
測前準備工作
風量檢測前必須檢查風機運行是否正常,系統中各部件安裝是否正確,有無障礙(如過濾器有無被堵、擋),所有閥門應固定在一定的開啟位置上,并且必須實際測量被測風口、風管尺寸。
02
單向流(層流)潔凈室的風量測定
垂直單向流(層流)及水平單向流(層流)潔凈室,目前均采用截面平均風速與截面面積的乘積來計算風量,關于截面的取法和測點的布置見下表
03
非單向流(亂流)潔凈室的風量測定
非單向流(亂流)潔凈室的風量可以用風管法和風口法兩種方法量測,關于截面的取法和測點的布置見下表
二、靜壓差檢測
此項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測定潔凈室的靜壓差,它可以是正壓或負壓,以防止潔凈室內外氣流間的相互影響。
1、檢測要求
(1)靜壓差的測定要求在潔凈區內的所有門全部關閉情況下進行。(2)在潔凈平面上應從潔凈度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進行,一直檢測到直通室外的房間。
(3)測管口設在室內沒有氣流影響的任何地方均可,測管口面與氣流流線平行。
(4)所測量記錄的數據應精確到1.0Pa。
2、檢測步驟
(1)先關閉所有的門。(2)用微差壓計測量各潔凈室之間、潔凈室走廊之間、走廊與外界之間的壓差。
(3)記錄所有數據。
3、合格標準
按照潔凈室設計或工藝要求決定維持被測潔凈室的正壓或負壓值。(1)不同級別的潔凈室或潔凈區與非潔凈室(區)之間的靜壓差,應不小于5Pa。
(2)潔凈室(區)與室外的靜壓差,不應小于10Pa。
(3)對于空氣潔凈度等級嚴于5 級(100 級)的單向流潔凈室在開門時,門內0.6m 處的室內工作面含塵濃度應不大于相應級別的含塵濃度限值。
(4)若達不到以上標準的要求,應重新調整新風量、排風量、至合格為止。
三、潔凈度測定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1-90)中規定如下:
01
檢測規則
(1)測定潔凈度的最低限度采樣點數按下表的規定確定。每點采樣次數不小于3 次,各點采樣次數可以不同。
注:表中面積的含義是:對于單向流(層流)潔凈室,是指送風面面積,對于亂流潔凈室,是指房間面積。(2)測定潔凈度的最小采樣量按下表的規定確定。
(3)對于單向流潔凈室,采樣口應對著氣流方向,對于亂流潔凈室,采樣口宜向上。采樣速度均應盡可能接近室內氣流速度。也即參考“等速采樣”。(4)潔凈度測點布置原則是:
多于5點時分可分層布置,但每層不少于5點;5點或5點以下時,可布置在離地0.8m高平面的對角線上(如下圖),或該平面上的兩個過濾器之間的地點,也可以在認為需要布點的其他地方。
02
數據整理
室內潔凈度按公式計算室平均含塵濃度N 和各測點平均含塵濃度的標準誤差。
03
評定標準
如測定時的狀態(空態、靜態、動態)與事先約定的狀態相同,則以其級別上限做為評定標準。如測定時為空態或靜態,則動態時粒子數肯定會高,所以,如用靜態檢測代替動態檢測則粒子數會偏小,有時可以用靜態粒子數的3~5 倍來估計動態情況,當然這也僅是個經驗參考值。
04
注意事項
測定時進入潔凈室人員要穿潔凈服(有風淋室時需經風淋)在室內盡量處于下風處并靜止少動,最多能進二人。粒子計數器一般均有一個開機后預熱穩定過程(時間因機型而異)注意按儀表說明書操作。一般粒子計數器均有“粒子校準”這一旋紐,在使用前必須校準,使用一段時間(例如連續使用0.5~1h)后均需進行檢查。嚴禁故意將靈敏度調低的不正當做法。
每個測點測完后需要移機(或移動采樣口)時,要有一個穩定過程,一般為1~5 分鐘,也可以將移機后前幾次打印數據棄去。
有研究發現打印機本身的動作具有一定的產塵量,故在測量高級別潔凈室時,要考慮打印機紙張發塵的影響。建議選取可儲存數據的儀器,實驗后再把結果打印出來。或將連線延長,將打印機置于被測潔凈室外。
四、微生物粒子檢測
空氣中懸浮微生物的測定有多種,但其測定的基本過程都是經過捕集-培養-計數的過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方法,浮游菌測試方法是通過收集懸浮在空氣中的生物性粒子于專門的培養基,經若干時間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讓其繁殖到可見的菌落進行計數,以此來判定潔凈環境內單位體積空氣中的活微生物數。沉降軍測試方法是通過重力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氣中的生物粒子于培養皿中的培養基上,經若干時間,在適宜的條件下讓其繁殖到可見的菌落進行計數,以平板培養皿中的菌落數來判定潔凈環境內的活微生物數。
01
檢測要求
(1)檢測前,被測潔凈室的運行狀態必須在正常狀態,其溫度、濕度、風量、風壓及風速必須在控制的規定值內;被測試的潔凈室(區)應已進行過消毒;同時,潔凈室的測試狀態必須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并在測試報告中注明其測試狀態(空態、靜態、動態)。(2)測試人員必須穿戴潔凈服,而且一般不得超過兩個人。
(3)凈化空調系統正常運轉時間對單向流如5 級(100 級)潔凈室或層流工作臺不得少于10min;對非單向流如7 級(10000 級)、8 級(100000 級)的潔凈室不得少于30min。
(4)采樣點的布置及要求:
①浮游菌測試時,采樣點位置可以與懸浮粒子測試點相同。工作區測點位置距地面0.8~1.5m(略高于工作面);送風口測點位置距送風面30cm 左右。根據需要可在關鍵設備或關鍵工作活動范圍處增加測點。采樣點的布置應力求均勻,避免采樣點在某局部區域過于集中,某局部區域過于稀疏。浮游菌測試的最少采樣點數為日常監測及環境驗證兩種情況,見下表:
②沉降菌測試時,采樣點的位置可以與懸浮粒子測試點相同。工作區采樣點的位置距地面0.8-1.5m(略高于工作面);根據需要可在關鍵設備或關鍵工作活動范圍處增加測點。采樣點的布置應力求均勻,避免采樣點在某局部區域過于集中,某局部區域過于稀疏。沉降菌測試的最少采樣點數可見下表:
02
檢測方法
(1)浮游菌的測試①首先應對測試儀器、培養皿表面進行嚴格消毒,采樣器進入被測房間前先用消毒房間的消毒劑滅菌,用于100 級潔凈室的采樣器宜一直放在被測房間內;用消毒劑擦凈培養皿的外表面,把采樣器的頂蓋、轉盤以及罩子內外面消毒干凈;采樣口及采樣管在使用前必須高溫滅菌。
②采樣者應穿戴與被測潔凈室相應的潔凈服,在轉盤上放入或調換培養皿前,雙手用消毒劑消毒。
③儀器經消毒后先不放入培養皿,開動真空泵抽氣,使儀器中的殘余消毒劑蒸發,時間不少于5min,并調好流量、轉盤轉速。④關閉真空泵,放入培養皿,蓋好蓋子后調節采樣器。
⑤置采樣口于采樣點后,依次開啟采樣器、真空泵、轉動定時器,根據采樣量選定采樣時間。
⑥全部采樣結束后,將培養皿倒置于30~35℃恒溫培養箱中培養,時間不小于48h。
⑦用肉眼直接計數,然后用5~10 倍放大鏡檢查,是否有遺漏。若平板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菌落重疊,分辨時仍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菌落計數。
(2)沉降菌的測試
①首先也是對測試儀器、培養皿表面進行嚴格消毒滅菌,在37℃,48h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觀察,確信無菌后方可使用。
②一般用φ90mm 的沉降平皿,注入20ml 培養基,放在測點處,開蓋暴露30min,將培養皿蓋蓋上后倒置。然后在30~35℃恒溫培養箱中經48h 培養為用肉眼計菌落數,并記錄生成的菌落數CFU(Colony forming units),然后用5~10倍放大鏡檢查,是否有遺漏。若培養皿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菌落重疊,分辨時仍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菌落計數。由于菌落實驗操作程序較為繁多,如有可能采用增加空白器皿對照法以減少偶然誤差可能性,另外,由于條件限制,有時測量者將培養皿放在潔凈室地面上,這種方法會造成較大誤差,建議做專用支架來保持測定高度。
(3)合格標準國內外有關浮游菌和沉降菌測定的標準詳見下面兩張表:
國內外有關浮游菌測定的標準
COPYRIGHT ? 新鄉市利菲爾特濾器股份有限公司 豫ICP備11005909號-12 XML